認識腦腫瘤
腦腫瘤可分為原發性或轉移性,而原發性腫瘤可屬良性或惡性。腦膜瘤及腦垂體瘤屬常見的良性原發性腦腫瘤,並只局限於腦部;較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是膠質瘤(Glioma),其中多是極具侵略性的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患者多在壯年發病。轉移性腦腫瘤則是其他器官如肺部、乳房、腸臟等癌細胞轉移至腦內,屬惡性腫瘤。逾七成半腦腫瘤見於40歲以上人士。但相較其他癌症,腦腫瘤並不常見。每年本港腦腫瘤的新症有1000多宗。
腦腫瘤可分為原發性或轉移性,而原發性腫瘤可屬良性或惡性。腦膜瘤及腦垂體瘤屬常見的良性原發性腦腫瘤,並只局限於腦部;較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是膠質瘤(Glioma),其中多是極具侵略性的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患者多在壯年發病。轉移性腦腫瘤則是其他器官如肺部、乳房、腸臟等癌細胞轉移至腦內,屬惡性腫瘤。逾七成半腦腫瘤見於40歲以上人士。但相較其他癌症,腦腫瘤並不常見。每年本港腦腫瘤的新症有1000多宗。
臨床腫瘤科專科 甘冠明醫生
腦外科專科 梁嘉銘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李建忠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張嘉文醫生
神經外科專科 何文傑醫生
腦大約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大腦的外形由兩個橢圓形的大腦半球匯合一起,大腦表面有很多凸起的皺褶和凹陷的溝槽,並將大腦區隔出前面的額葉、外側的顳葉、頭頂的頂葉和後面的枕葉。
腦部不同的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因此患者的徵狀與腫瘤的位置、性質或大小有密切的關係。有些病人可能毫無癥狀,在常規的身體檢查中意外地發現腫瘤。有些病人卻有以下癥狀:
最常用的診斷方法有以下三種:
由於電腦掃描需時短並在大部份急症醫院廣泛使用,它常用於初部診斷,從而迅速區分腦部常見疾病,如腦部創傷、中風或腦腫瘤。它的缺點是帶有放射性。
不含放射性,能更清晰展示腦腫瘤的特性、大小、與腦部各部位的關係及診斷其他疾病,如腦膿腫或腦炎。對計劃腦部手術極具幫助。
多用於偵測腦腫瘤是否從身體其他地方轉移。有助尋找腫瘤的原發位置。惟此項正電子掃描費用相對昂貴。
醫生會跟據病人腦腫瘤的性質、位置、病歷及身體狀況來決定適合的治療方案,治療腦腫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各項:
目的是抽取組織進行準確斷症及把腫瘤和周圍有可能被癌細胞侵蝕的腦組織割除,從而達到減低腦壓和減低腫瘤數量。最理想的效果是將整個腫瘤切除。有一些腫瘤已入侵、包圍或黏附著一些重要腦組織生長,如腦幹或神經線。要將此類腫瘤完整切除而同時保存正常組織十分困難。醫生會在病人安全的大前提下,盡量切除腫瘤並於手術後再輔以放射或化學治療,加強療效。
放射治療的原理是以高能量的放射線來破壞癌細胞,防止其增生擴散。先進的技術如數碼導航刀、伽瑪射線或X-光刀開始普遍應用在治療腦內腫瘤。這些技術有助精準照射到身體患癌部位,這樣確保有效殺死腫瘤同時,對正常組織所帶來的副作用也降至最低。 放射治療的即時風險雖然比外科手術低,但可能產生併發症,最常見的有腦水腫、脫髮和頭痛等。放射治療在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成效也十分有限,主要因為這類癌腫沒有清晰的邊界,令施行放射治療時額外困難。
化學治療是以藥物破壞癌細胞,最常見用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藥物為「替莫唑安」。針對屬於高度惡性的腦腫瘤-膠質母細胞瘤(簡稱 GBM)可透過抗血管增生的標靶治療,截斷癌細胞的血管生長,令腦腫瘤生長抑制。
其他治療包括針對腫瘤的併發症的藥物,如抗腦癇藥物,和減少腫瘤附近組織水腫的類固醇。電場治療亦對治療GBM有幫助。
由於腦部是身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腫瘤本身及治療的併發症和後遺症會為病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腫瘤本身或治療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包括: